浅论王阳明“心学”的利弊,以及体悟心学的经验之谈

2012/05/19 6 条评论 16.46k 次阅读 0 人点赞

在说王阳明(王守仁)的“心学”之前,先转一段我在别处发的帖子内容:

无论道教还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都只是创教者统治信徒的工具。统治的手段只有一个——“愚”,这不是说创教者们用心险恶,而是他们不得不如此。大部分人是无法达到悟道的程度的,无法用智慧来开启“道”,就只能用“愚”的方法来灌输。只有那些真正悟了道的人才能脱离“愚”态,才能用智慧来体悟大道。这都是蒙昧时代的必然产物,在现今这个人人开启智慧的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愚”来接受别人的道理了,宗教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慢慢退回它诞生之初的形态,也就是哲学。

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哲学,并非宗教,为何首先要说宗教呢? 因为心学与上面说的“体悟”、“灌输”有着极大的联系,这也是心学利弊所在。先来看看王阳明著名的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想,人们在理解这四句话的时候,大概有三种情况:1、纯粹把这四句话当成了经文,像信徒一般去念;2、用理解的观念来分析解释,把解释后的道理变成自己的知识;3、无须当经文去念,也无须条分缕析,自然而然地获得共鸣与体悟。这三种情况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依次发展的。

王阳明认为人有“利根”、“钝根”之分,要不同对待。所谓“利根”就是悟性高,容易悟道;所谓“钝根”就是悟性很低,不容易悟道,只能灌输道理给他。对应于上面所说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就属于钝根,第二种属于利根和钝根之间,第三种就属于利根。而对于这个“四句教”而言,真正能够悟出它的道理的人,也就只有利根之人。为什么呢?第一种钝根之人完全曲解了王阳明的意思,且不论。第二种利钝之间的人,最终可能会悟出王阳明的意思,但是却让这四句话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这四句话的意义就在于一种从无生有的心理境界,类似于道家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一种玄妙的心态开始,逐渐体悟善恶、良知、格物。若是一开始就着手于善恶之分、良知格物之本,虽然确实解释了它的意思,但是却没有一个体悟的过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非常适合拥有利根之人,但对钝根之人而言,过于玄乎。心学被认为“近禅”,意思是近于佛家的禅宗之学。禅学是纯粹的悟心之学,排除心外事物,乃至自己的身体。而心学的根本目的是“格物”,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实际的学说。王阳明本身也是一位很实际的人,他不仅仅创立了一种儒家学说,而且更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在他所处的那段历史时期属于中流砥柱人物。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范,或许正因为他的思想是儒释道合一的思想,所以才让人觉得近于玄乎吧。

王阳明的思想绝不是简单的“唯心”思想,他是根基于自身所遭受的政治和生活挫折的一种经验总结。在他龙场悟道之前,他是不可能构建出完善的心学体系的,也只有在拥有了足够的实际经验后,才能将经验过滤糅合,形成一种具有统一性质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思想也并不仅仅是用来传道授业,灌输于人,其主要的用途还是为自己往后的政治、军事生涯服务。也正是这样,他在悟道之后才逐渐走向成功,并且超越于时人。

然而对于别人来说,要想获取王阳明思想中的营养,并不是容易的事。即使王阳明把所有问题都说得明明白白,一般人也难以化为己用。原因前面也说过了,只有拥有利根之人才能真正体悟他的思想。 这也正是心学的利弊所在——能够体悟心学思想的人,就能更多地将心学化为己用;不能体悟心学思想而只能靠灌输方式的人,不但不能化为己用,甚至可能误入歧途,走入了心学的相反面,比如“唯心”。

聪明如王阳明,在面对钝根之人时,也只能选择灌输的方式。那么对于我们普通的人来说,没有利根,是否就没有机会真正悟出心学大道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对于任何人来说,智慧虽然有别,但并不是天生就固定了的,可以通过后天来锻炼和养成。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根“钝”得彻底,也可以通过锻炼来获得利根。方法只有一个,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灌输的知识,而是主动获得实际经验。

说到这里,再转一个我在别的地方使用的一个签名:

智慧是经验的累积!人的本质就是AI,通过不断获取经验来对大脑进行编程是增长智慧的仅有的两个途径之一;另一个途径是预先编好程序,也就是遗传基因。

这个签名大家不必深究里面的本质问题,只需看两个问题:1、遗传基因;2、获取经验。前者就是天生的利根,很多所谓的神童都是基于优良的遗传基因,这个我们一般人是不能比的。后者就是我们要关心的,是主动养成利根的方式。

凭什么说获取经验就能够养成利根?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王阳明自己。王阳明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经验,他的龙场悟道也只有在龙场那个地方、那个时机,政治、生活的经验都丰富成熟了,也才能悟道。否则的话,他为何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一出生就天降神采,口吐真言大喊心学至理?经验是王阳明成功的根本,也是心学背后的支柱。

作为一个经常写代码的人,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当初刚毕业的时候,有个公司叫我去面试,做了一些题目,我那时并不知道是智商题,只感觉乱七八糟毫无头绪,胡乱填一些答案就结束了。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了,现在估算一下,大概那时考出来的“智商”还不到30。多年之后,当我在编程的道路上获得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做智商测试题,已经能够超过140。尽管逻辑思维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整体智慧,但也可以说明,智慧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利根是可以后天养成的。

王阳明心学的利弊,其实也不能说是它本身的利弊。是利还是弊,总是跟每一个读心学的人有关的。对于有的人来说,心学就是一个无往而不利的利器,就像王阳明那样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自如;而对于有的人来说,心学可能就只是案头众多经书中的一种,闲暇时拿来念一念,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主动寻求体悟心学的方式,而不能坐等心学来灌输知识给我们。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一家之言,必然有很多错讹之处。心学是一门浩瀚的学问,我也只是懂了一点点皮毛,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加上原文链接,请不要擅自更改内容。本文来自:http://www.hystudio.net/340.html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强心之学(微信号:qiangxinzhixue),一起研究探讨心学,提升自我修养

人脉管理软件

鸿言

鸿言软件工作室

文章评论(6)

  • 老赵

    :???: 确实是有点深度,话说你这主题和象牙塔的一样的啊

    2012/05/22
    • 渺孤鸿

      @老赵 我用了他提供的D4优化版主题。

      2012/05/22
  • 象牙塔

    额,这个有点深 :???:

    2012/05/21
  • 水煮祭祀

    我超喜欢在大前端,尤其是星痕搞过的D4里面逛,无聊的时候就最大化最小化窗口 :idea: :twisted:

    2012/05/20
    • 渺孤鸿

      @水煮祭祀 @水煮祭祀 如此说来,你得了某某综合征了~~ :mrgreen:

      2012/05/20
  • 点击发消息